霸蛮湖南 中联重科、三一、山河等企业何以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
时间: 2024-07-18 10:27:03 | 作者: 矿用混凝土输送泵--系列
产品介绍
-
其“重要”在于仅长沙一地就拥有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铁建重工4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产业规模、发展质量乃至核心竞争力,均在国内外具备一马当先的优势,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绝对的主力军;
而其“特殊”则在于湖南人“敢为人先、创新引领”的内在基因,在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得更加鲜明。多项工程机械的世界纪录,多个国家级的研发中心,乃至重大科学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攻关,无不蕴含着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创新发展拓荒牛的精神密码。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国家领导人在湖南考察期间,勉励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学技术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们朝着国家领导人指引的方向,顺着湖南工程机械的“拓荒牛”的发展脉络,去探究湖南工程机械先进制造业如何在研发技术产品设计上实现创新发展,又怎么样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
山河智能创始人、董事长何清华至今仍被员工习惯地称为“何老师”。作为中南大学教授的何清华,创立的液压静力压桩机“准恒功率”设计理论和方法,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科技成果转化一波三折,大学教授决定亲自下场自己来干。1999年,何清华筹资50万元办起了公司。
在何清华的率领下,山河智能走“先导式创新”之路,聚焦桩工机械、挖掘机、凿岩设备、特种装备等10多个领域,短短20年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国内工程机械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之一。2020年9月17日,国家领导人考察山河智能,勉励他们说:“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制造业也一定要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彼时的中联重科还是一个研究院,是国内主要是做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的归口院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制时代,长沙建机院依赖国家每年400多万元的拨款艰难维持运转,逐步陷入“抱着金饭碗没饭吃”的困境。时任建机院副院长的詹纯新认识到,由于科技与市场严重脱节,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传统的科研院所体制,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要求。于是,37岁的詹纯新带着7名技术人员,1992年借款50万元,成立中联重科。他以“一院两制”的新模式,通过市场化生存发展的新路径,在企业成立后的第二年,便生产出了中国第一代独立研发的混凝土输送泵。这项技术也一举打破了混凝土输送泵进口和仿制研发的局面。到1993年,改革初见成效,公司实现产值400万、利税230万元。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2012年,在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20周年之际,旗下的两款创吉尼斯纪录产品——全球最长臂架泵车、最长臂塔式起重机成功下线,其建成的我国首个工程机械主题展览馆同时开馆。科技部原部长朱丽兰受邀出席了相关活动。朱丽兰在庆典活动上表示,中联重科是传统科研院所改制的成功典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今天,中联重科的经验弥足珍贵。
对于中联重科,朱丽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999年,朱丽兰以科技部部长的身份第一次实地感受到了中联重科。“当时的中联规模虽小,但发展势头欣欣向荣;员工虽少,但大家的士气昂扬向上;产品不多,但科技含量首屈一指。企业的效益在全国转制科研院所中名列前茅,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都颇显新意。从这家小企业身上,看到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前景,于是也就有了‘中联是传统科研院所改制的成功典范’的判断。“朱丽兰说。
研究院变成企业,又变成股份制公司,在千禧之年成功登陆深市主板。2005年,中联重科形成了股权多元化、治理结构科学的跨国运营体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经过28年发展,中联重科已壮大成为全世界工程机械十强企业。
征程波澜壮阔,初心历久弥坚。脱胎于国家级科研院所,着眼于替代进口,发力于自主研发,引领工程机械技术前沿,中联重科的创新基因中始终流淌着“国家队”的使命担当,注定了中联重科在研发、技术、产品、标准上更具前瞻视野,更能彰显风雨无阻,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力量与豪情。
从混凝土输送泵到泵车,从进口组装到自主研制,从打破长臂架泵车国外垄断到创造101米泵车全球最高纪录,直至今日在泵车臂架设计上开创历史先河,推出“凌云”系列镂空臂架,轻量化和稳定能力再创经典之作,中联重科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在引领全球混凝土机械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征途上当仁不让。
国内超级大型桥梁建造方兴未艾,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然而重达百吨的大型结构件吊装仍需配置进口塔机。全国劳动模范、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分公司副总经理喻乐康带领塔机团队不分昼夜进行方案设计和讨论,仅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就成功完成了全球最大吨位上回转塔机D5200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制造,在200多米高空稳稳吊起240t的桥梁构件,完美地完成它的首秀,并得到中铁大桥局高度肯定。
2019年,全球最大吨位内爬式动臂塔机LH3350-120动臂塔机以120吨的最大起重量刷新世界纪录,并且实现签约销售,这也标志着最后一块被外资品牌垄断的建筑起重机市场被彻底攻克。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2020年全球起重机械制造商20强排行榜发布,中联重科起重机械销售额位列全球第三,中国第一。中联重科汽车起重机、履带吊的市场占有率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特别是在大吨位起重机市场方面,130吨级以上大吨位轮式起重机产品营销售卖台份达到行业第一,ZCC9800履带吊出口欧洲,创下中国起重机制造企业出口欧美高端市场最大吨位纪录。每一款新产品从设计到上市,无不凝结着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科研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背后是中联重科技术研发实力的厚积薄发。
何清华与詹纯新从学院和研究院起步,对核心技术与行业痛点的深刻把握,使他们在创业征途上更具先天优势。而梁稳根与刘飞香更像是高举理想主义旗帜的追梦人,敢闯、敢为的湖南性格,在他们创业路上刻画得更为清晰。
1999年起,国内挖掘机市场快速膨胀。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在我国本土挖掘机企业几乎全军覆没的背景下,毅然决定进军挖掘机行业。逆行之路绝非坦途,从年产几十台却质量上的问题频发,面临客户退货。三一挖机全面向日本企业学习,挖机结构件实现外协,制造工艺大幅度提升。为严格产品检验测试标准,在进行“动臂疲劳试验”时,机器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测试的石头被生生地挖成了泥浆。在公司员工协同努力下,三一挖掘机的平均故障时间由几十小时提升到几百小时,可靠性大幅度提升。2005年是三一挖机的转折点。随着20吨级液压挖掘机的成熟,挖掘机产量超过500台。三一重机开始大规模扩充人才,以实现产品系列化。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2009年,三一挖掘机全年销量突破6000台,在数量上超越全球大型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让中国企业看到了战胜外资品牌不再是神线万台挖机下线年,三一重机仅一年就完成了十万台挖掘机下线。
十几年前,在国家基建施工领域,大型施工装备长期依赖进口一直成为行业的卡脖子、扼喉咙之痛,进口设备价格昂贵、服务得不到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时时受制于人。尤其是以盾构机为代表的高端地下施工装备,单台进口价格高达几亿元。“用国外的产品,吃过亏,受过气。不但配件供应不及时,服务也跟不上。”铁建重工董事长刘飞香说,“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中国的地下工程建设很容易被扼住喉咙。”
2007年,刘飞香牵头创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瞄准高端地下工程装备自主化、国产化、产业化目标,开发了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定制化超级地下工程装备,并提出隧道智能装备理论体系。在10余年创新创业过程中,他打破技术封锁,打造出以盾构机为代表的国之重器,带领团队实现国产高端地下工程装备从跟跑到领跑的大逆转。
如果说企业的创始人的拓荒精神为企业注入了引领担当、敢闯敢为的基因,那么在研发上不遗余力的持续投入与对掌握核心技术的执着探索,则能够为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山河智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围绕先导式创新持续发力,这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截至目前,山河智能已成功研发出20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装备产品,知识产权的年实施率不低于80%。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铁建重工从2007年创办至今,从始至终坚持战略创新、制度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虽然铁建重工现在成了行业的领头羊,但从始至终坚持两个不变,一是研发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20%不变,企业现有超过1000名研发技术人员;二是研发经费占据营业收入的6%不变,企业年年都会拿出几亿元经费开展研发。”刘飞香说。
三一重工秉承“一切源于创新”的理念,每年将出售的收益的 5%以上投入研发,形成集群化的研发创新平台体系,拥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分中心。截至 2019 年底,三一重工研发人员3200人,占公司总人数17%,研发投入46亿元,占据营业收入6.2%。公司累计申请专利9151项,授权专利7298项。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在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 86 米长臂架泵车、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亚洲首台1000吨级全路面起重机、3600吨级履带起重机、中国首台混合动力挖掘机等一系列标志性产品引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
中联重科坚持“技术为根、产品为本”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理念,拥有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流动式起重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农业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六大国家级创新平台。截至2019年底中联重科研发人员4300人,占公司总人数23%,研发投入20亿元,占据营业收入4.8%。累计申请专利10144件,发明专利3800多件。在2020年新浪财经发布的上市公司有效发明专利排名中,中联重科以2258件有效发明专利的总数量冠顶机械设备全行业,数量是行业平均值的28倍。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如今,中联重科研发的新一代4.0产品聚焦智能化,让机械设备“能感知、有大脑、会思考”,实现产品的“自诊断、自调整、自适应”,目前已有240余款4.0产品完成下线。同时,中联重科正继续朝着科学技术创新的无人区、高寒区进军。从行业首创的镂空臂架轻量化泵车到全球首款纯电动汽车起重机,从无人遥控塔式起重机到5G远程操作挖掘机,中联重科“4.0A创新工程”持续推动技术和产品向深度智能化、无人化、新能源化拓展。
先进制造业的另一个“制高点”,则是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与先进服务业的融合。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制造企业都在全力“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设备、产品、人员的“相互连通”,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的“共享共进”。
三一重工近几年技术实力不断的提高,已跃居全球第二大市值的工程机械公司,数字孪生的数字研发体系支撑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以往,一个研发批次数据分析时长达1周,目前已缩短到 3 个小时以内;阶段划分以往需要人工手动切分,时长 2-3 天,目前通过根云的 AI 能力通过算法已实现全自动切分,3 分钟内完成;数据利用率从只有 20% 不到提高到 80%;以往一个单位测试数据 10G 分析需要 2~3 个小时,目前可以在 3~5 秒内完成;沉淀经验算子 30 多种;数据分析效率提高50倍。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作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最领先的灯塔工厂,中联智慧产业城从零的突破,勇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无人区”,将实现“看得见的智慧”与“看不见的智慧”有机融合。
看得见的智慧方面,中联智慧产业城创新逾150项行业领先技术,建设超过7个全球领先的灯塔工厂,300余条智能产线多台AGV全自动机器人,全域覆盖5G、首创行业20条“黑灯产线”。
而在看不见的智慧方面,通过全价值链数字化运营、智能排产、工业AI、数字孪生、全流程智能物流、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等多维度结合,将数字化与制造深层次地融合,实现产品一致性99%以上,产品合格率100%,生产周期缩短55%,成为有感知、会思考的智慧工厂,实现“面向未来、引领三十年”的目标。
2020年12月31日,中联智慧产业城挖掘机械园区首台中大挖下线,拉开了这个世界级的“黑灯产线”工厂的生产序幕,平均每6分钟就下线一台挖掘机,光一个车间,就有2600个传感器。该园区今年完全投产运营后,将具备年产5万台各型智能挖掘机的生产能力。
其势已成,其兴可待。面对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竞争,湖南工程机械已经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以“拓荒牛”的开拓精神,抢占先进制造业的创新高地。